本发明是一种抗旱造林方法,包括苗根植物激素处理法、苗根肥泥浆浸蘸法、苗根渍蘸后的处理法、窝穴深挖法、根系深栽和厚土复盖法和覆膜处理,它用浓度为0.5~1%硫酸铵和100ppm以下2,4-D配制的溶液浸渍苗木根部,用杀菌后的细土与水或浓度为1%的硫酸铵溶液调成的泥浆浸蘸苗木根部,苗木栽植完毕浇足定根水,用塑料薄膜覆盖于穴面上,增强了土壤保湿、保墒功能,促进了苗木正常定根和发育生长,同时还克服了春天寒气复返气温下降时和夏旱时日光暴晒地温偏高的不利因素,还可提前造林时间,增加苗木年生长期,特别适于无灌溉条件的沙漠、沙化地或荒漠地区的植树造林。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申请(专利)号:CN200310113981.2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5日
公开(公告)日:2005年5月18日
公开(公告)号: CN1615684
主分类号:A01G23/00,A,A01,A01G,A01G23
分类号:A01G23/00,A01G7/00,E02D3/00,A,E,A01,E02,A01G,E02D,A01G23,A01G7,E02D3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发明(设计)人:潘存德,陈亚宁,邱长林,何江成,李疆,廖康
主申请人地址: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2号
专利代理机构:""
国别省市代码:新疆;65
主权项:
1、抗旱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a.用浓度为0.5~1%硫酸铵和100ppm以下2,4-D配制的溶液浸渍苗木根部;b.用杀菌后的细土与水或浓度为1%的硫酸铵溶液调成泥浆,浸蘸苗木根部,以蘸上泥浆后不见原根颜色为宜;c.浸蘸后即刻以100株至200株为一份,苗根向下,装入不透明塑料袋内,运至造林地点;d.采取穴状整地,树穴规格40cm×40cm×50cm,穴底要平整,土壤要细碎疏松,厚度至少为40cm;e.栽苗前先将穴内土壤挖出放在窝穴的旁边,然后放入苗木,用手轻轻向上将苗木提几下,让其根系重新伸展,然后将松土压紧,再复土,再压紧,最后复一层松土,盖土厚度要超过苗木根际处8cm以上,盖土后穴面应不低于水平地面3cm米以上,表层肥土务必填回穴内;f.苗木栽植完毕浇足定根水,用边长大于窝穴口的方形透明塑料薄膜覆盖于穴面上。
法律状态:公开 ,实质审查的生效 ,授权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