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出错啦!

您现在的位置: 荒漠生态综合整治技术推广系统>> 知识查询>> 专利技术>>正文内容

    荒漠林与人工林生态整合技术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本发明采用带状配置方式和穴状局部整地方式,通过引入乔木及相伴的水分输入,在保证乔木树种成活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对原有植被的干扰,使原有荒漠植被得到保育,其中人工植被带与原生天然植被带以4∶3间隔配置,并且通过滴灌对人工植被带进行灌溉,每条人工植被带的宽度为20~30米,原生天然植被带宽度为40~50米,人工植被带由4条乔木植被带和3条灌木植被带构成,乔灌树种主要选择胡杨、杨树、沙枣、白榆、白腊、柽柳、沙棘、紫穗槐、枸杞、葡萄、蟠桃、李子、杏子,形成带、网、片、块、点、线的有机联系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高的绿色人工生态系统综合体,荒漠植物群落绿度明显提高,年生长量提高10~50%。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申请(专利)号:CN200310113983.1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5日

    公开(公告)日:2005年5月18日

    公开(公告)号: CN1615686

    主分类号:A01G23/00,A,A01,A01G,A01G23

    分类号:A01G23/00,A01G25/02,E02D3/00,A,E,A01,E02,A01G,E02D,A01G23,A01G25,E02D3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

    发明(设计)人:陈亚宁,潘存德,邱长林,何江成,李疆,廖康

    主申请人地址: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3号

    专利代理机构:""

    国别省市代码:新疆;65

    主权项:1、荒漠林与人工林生态整合技术,其特征在于人工植被带与原生天然植被带以4∶3间隔配置,并且通过滴灌对人工植被带进行灌溉。

    法律状态:公开 ,实质审查的生效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5日